罗兴才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单靠学校釆取措施是不够的,家长也应同步釆取措施。
家长增加孩子课业负担,尤其是多报班、乱报班的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落得“芝麻没抓住,又丢西瓜”的结果。原因如下:
人的精力有限,小孩子也是一样。如果超过限度,其身心会受到影响,乃至妨碍正常成长。所以,负担必须适度,不能过重。
人的爱好有限。培养特长应建立在孩子兴趣爱好基础上。家长可让孩子适度参加兴趣班加以培养,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基本技能,通过学校正常教育可以解决的,宜放在学校按部就班地学习,不必盲目报班。
各类培训班良莠难分。不少提高班围绕学校教学内容提前、快速讲授,等到学生在学校按部就班学习时,已是懂非懂,失去求知欲,造成炒夹生饭而得不偿失。不少补习班和培优班舍本逐末,实行题海战术,仅传授解题技巧,不解惑知识点,使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孩子成了解题机器,弱化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物发展规律决定的。家长引导孩子学习,自己应懂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便从事物规律出发,从孩子实际出发。每个孩子有自身情况,不能采用一个模式把“泥鳅扯成黄鳝一般长”。
很多人反映学生睡眠不够,但仅靠教育主管部门发文件,要求学校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三方合力,齐抓共管。家长要摆正孩子身心健康与提高学习成绩的关系。首先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为提高学习成绩奠定基础。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办班和出版销售课外学习资料的管理,让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学校可加强监督和引导,确保孩子睡眠时间。